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经世文派
释义
经世文派

近代散文流派。鸦片战争前后,阶级矛盾加深,民族矛盾急剧上升,近代中国出现了空前的内忧外患局面。于是,封建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便从古经传中寻求“微言大义”,以恢复“通经致用”的传统学风,作为变革现实的理论根据。此即经世文派。该派的奠基人为龚自珍。龚自珍从经今文学《公羊传》中汲取了“‘张三世’、‘通三统’、‘绌周王鲁’、‘受命改制’诸义”,“讥切时政,诋排专制”(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启开了近代经世文派的先河。继而魏源将经术、政事、文章熔于一炉,被人称为“喜以经术作政论”(同上),促进了经世文派的发展。稍后的包世臣,也对经世文派颇有贡献。他在《读亭林遗著》中云:“刘生(逢禄)绍何(休)学(《公羊》学),为我条经例,证此独学心,《公羊》实纲纪”。并与龚、魏倡导的经世致用学风与文风相呼应,撰写论述治河、治漕、治盐、治农、治政与治军的文章。又作《与杨季子论文书》,批评“近世言古文者,一若非言道无以自尊其文”的风尚,提出“言事(养民、教民)之文”才是好文章。对桐城派“阐道翼教”之文,显然是一种批评。以“时务文”著称的冯桂芬及以“报章体文”著称的王韬,更是该派的两员干将。冯在《复庄卫生书》中宣称“不信义法之说”。王韬“留心当世之务,每及时事,往往愤懑、郁勃,必尽吐而后快”(《重刻<弢园尺牍〉自序》)。他们的为文实践促进了经世文派的继续发展。不过,龚自珍是“托古改制”,王韬则是“托洋改制”。及至康有为和梁启超,更把经世致用之文用于维新变法,从而使经世文派发展到顶峰。经世文派不仅突破了桐城古文的樊篱,在散文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而且在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在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它的最大功臣,即是其创始人龚自珍。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

牛仰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8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