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贺先生文集 |
释义 | 贺先生文集 近代散文集。4卷。贺涛著。1914年北京木刻本,线装4册。卷首有1914年徐世昌《序》、赵衡《序》。卷末附作者之子贺葆真《跋》。全书收墓表、寿序、传记、书信、书序、赠序、论说等共149篇。墓表如《杜润生先生墓表》,写杜润生科途失意,仍搜讨古籍,肆力于学的事迹;《吴先生墓表》,表彰了吴汝纶居官、讲学的主要业绩。寿序如《丁箴若先生寿序》,揭露一般畿辅官员“因循掩饰而事皆颓堕坏散”的现状;称许丁箴若官畿辅十余年,“惩豪猾,发大奸,抑贵族”的事迹。传记如《裘翼庵传》,记述了裘祖诒好为制举之文而终身不第,抑郁以死的经历,对其怀才不遇表示了同情。《冀州开渠记》记述吴汝纶在冀州兴修水利,造福当地人民的事迹。书信如《答高搏九太守书》,批评时政黑暗,“因循偷怠,相师成风”的现状;《复徐制军书》提出防止日、俄侵占东北的建议。序跋如《<历亭吟稿>序》,指出女子与男子的才智本来相同,因“敛而抑之”,所以不为人知;肯定了何孺人的诗作“清正和雅”。赠序如《送张京卿使外国序》,批评了“颛己守故,执旧闻以揆量天下”的人,希望张出使能“与国事有济”;《送吴辟疆序》,指出中国传统教育,使人民“一从上命”,“久而成习”的弊端,希望吴去日本探索改革的经验。论说如《国势篇》,提出“推进世界进化之理,以启吾国改革之机”的主张。 徐世昌《序》概述贺涛学术的渊源,指出其文章“导源盛汉,泛滥周秦诸子”。虽然规模仍仿桐城派,但有一定的创造性,“继吴先生后卓然为一大家”。赵衡《序》指出贺氏为文,“如调矫龙生虎”,“如屈长江大路在堂坳”,“如身在九天之上,俯视下界穰穰聚蟁”。 王祖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2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