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童心 |
释义 | 童心 现代新诗集。王统照著。1925年2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为“文学研究会从书“之1种。收新诗154首,书前有《童心》1首作为“前言”。这些诗作于1919年至1924年,记录了作者对人生的探索和探索过程中的心态:他的欢乐和苦闷,他的疑问和追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及其后的低潮时期,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探求人生真谛,寻找民族的出路,时常有苦闷,有疑问。它是诗人思考的对象,这些诗差不多全都在探索人生问题。他虽曾自解自嘲地说,何苦要去咬嚼“玄秘的智果”,但依旧想要去听一听“生命源泉的滴响”(《冬日出京前一夕示难民》)。觉得“如飘烟飞散的人生”,“还动荡在梦里!/还希望在梦里!”(《读清人词有“往事如流后期成梦”句颇有感于心因作此诗》)但人间充满侮辱和冷虐的毒焰,到处是悲惨和暴戾,他只好“回到大自然”去寻觅慰安。诗人断定都会是污浊的,他“要去向荒莽中觅得同情”(《同情的寻觅》),“永远,永远,沐浴着大自然”(《爱的线》)。可是在大自然里,在农村生活中,依旧有“真实的悲哀”,有“悲哀的喊叫”。诗人对于“苦恼的思索”是积极向上的。他在萧条、残破的景物中,看到了新芽的萌发(《初冬京奉道中》);他坚信“前路定有明光。/阴影终将退去”(《夜行》);他号召人们“燃起生命之火”,去战胜黑暗(《生命之火燃了》)。《童心》中的诗着重表现诗人对现实的感受,有的富于哲理性。 张大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18-581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