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希夷 |
释义 | 刘希夷651—? 初唐诗人。字庭芝(一说名庭芝)。汝州(河南临汝)人。天赋聪颖,少有才华,落魄不羁,好谈笑,善弹琵琶,饮酒数斗不醉。上元二年(675)25岁时中进士。仕履不详。大约未到中年即卒。《唐才子传》载,刘希夷曾作《白头吟》,其中一联道“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自觉似谶语而除去;又吟一联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吟毕叹道:“死生有命,岂由此虚言乎?”遂将两联并存于诗中。其舅父宋之问苦爱一联,知尚未外传,恳求转让,刘希夷不许,宋之问恼羞成怒,使奴仆用土囊将其压杀于别舍,时年未及30。《刘宾客嘉话录》亦有类似记载,但小说家之言,恐未可信。《旧唐书·文苑传》谓刘希夷“为奸人所杀”;又称其“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大唐新语·文章》称其“好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时所重”;“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由是稍为时人所称”。孙翌为开元年间人,《正声集》今已不传。刘希夷的代表作《白头吟》(一作《代悲白头吟》),悲叹韶光易逝,富贵无常,情凋感伤,寄慨深沉,音韵和谐,语言优美,为初唐七言歌行名篇。《新唐书·艺文志》称其有文集10卷,诗集4卷,均佚。《全唐诗》卷82存其诗35首。 刘正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20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