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论语派
释义
论语派

现代文学流派。以创作散文为主。出现于30年代。无确定组织、无宣言、无固定作家,因林语堂主编的《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阵地除创刊于1932年9月的《论语》外,还有创刊于1934年4月的《人间世》小品文半月刊和创刊于1935年9月的《宇宙风》半月刊,围绕着这几种刊物形成的作家群被称为“论语派”作家。

论语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是林语堂,他是论语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主张和创作实践直接决定并影响着论语派的风格特点。除林语堂外,在《论语》上刊文较多的作家还有老舍、郁达夫、李青崖、孙伏园、老向、何容、姚颖、岂凡(章克标)、徐訏、海戈、钱仁康、大华烈士(简又文)、全增嘏、潘光旦等。《人间世》和《宇宙风》创办后,以周作人为首的一批原语丝作家,亦加入进来,后期的论语派骨干还增添了丰子恺和陶亢德等。论语派产生于国民党对进步文化界采取高压禁锢政策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提倡幽默著文,即所谓“强颜欢笑、泄我悲酸”,一时蔚为风气。前期论语派继承了“语丝”文体的精神,倾向于讽刺时弊,多在揶揄调侃之中表现出对国民党独裁专制及妥协退让的内外政策的不满情绪,在当时发生过一些积极影响。以《人间世》创刊为标志的后期论语派,则提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主导思想,批判政治专制的锋芒急剧减弱,逐渐暴露出与左翼文化的分歧和对立,由此引起了文艺战线关于小品文的热烈争论。之后,论语派主要代表人物与左翼文化界隔阂加深,矛盾日益尖锐和表面化。1936年林语堂举家赴美后,论语派基本解体。论语派作家多属中下层知识分子,向往民主自由,有一定正义感和爱国心,但又与人民革命保持相当距离,他们将人世间的激愤更多地化为超然的幽默,借“闲适”来倾吐衷肠,甚至有时流于插科打诨的戏谑,与当时的时代基调颇不合谐。但他们在“幽默”、“小品”的理论与实践上所进行的认真努力,为现代散文理论与手法的丰富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陈瑞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384-238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23: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