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文别集。30卷。王禹偁著者《自序》称“年四十有六”,始编此书,“得三十卷书成之后,作者以《周易》筮之,得“乾之小畜”、“小畜之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说者曰未能行其施,故可懿文而已。禹偁位不能行道,文可以饰身也。”(《原序》)因名其集曰《小畜集》。此书卷1至2为赋,卷3至13为各体诗,卷14为杂文,卷15为论,卷16至17为碑记,卷18为书,卷19至20为序,卷21至24为表,卷25为笺、启,卷26至27为拟试内制,卷28至29为碑志,卷30为志、碣。王禹偁为诗推崇杜甫、白居易,集中不少诗描写了宋初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农民和士卒的苦难,如《感流亡》、《畬田词》、《战场南》等。他的写景抒情之作也颇有特色,往往笔触清丽,意境悠远。如《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衬桥原树似吾乡”集中收有歌行体诗2卷,叙述自己遭际和政治抱负,如《酬安秘丞见赠长歌》等,挥洒自如,畅所欲言,既继承了白居易长篇歌行的传统,启了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因此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王禹偁为文主张宗经复古,提倡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精神,强调文章要句易道”,“义易晓”。他的散文名篇如《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唐河店老妪传》等,无论是政论、写景还是叙事,皆生动晓畅,感情充沛,往往于叙事写景之中寓有作者的议论和褒贬。作为宋初重要的散文家。他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实践,都对宋代散文产生很大的影响。
此书初刻于宋绍兴十七年(1147),有沈虞卿的《后序》,后此本残缺。明以后只有写本。另有《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本。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