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流沙1
释义
流沙1

现代文化期刊。半月刊。1928年3月15日创刊于上海。华汉(阳翰笙)、李一氓主编,创造社出版部发行。1928年5月30日出至第6期后终刊,共出版6期。

该刊是创造社后期的综合性刊物,与当时创造社另一重要刊物《文化批判》同时发行,“发挥游击配合作用”(郑伯奇《略谈创造社的文学活动》)。当时正处大革命时期,创造社成员多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热心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经常讨论中国文学的发展前途,强烈希望创造社转换方向,编者曾表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暴风骤雨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就应该是暴风骤雨的文学”(创刊号同人《前言》)。刊物主要以阐述体现革命文学理论的社会科学论文和文艺作品为主。华汉的《文艺思潮的社会背景》提出无论何种文艺思潮,都是受客观的社会环境所限制,文艺绝对不是超然的东西;黄药眠的《文艺作家应当为谁而战》,鲜明地提出文艺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使刊物的倾向性更趋于明朗化。另外高振清的《中国革命与世界资本主义》,李一氓的《无产阶级艺术论》等文章,也积极介绍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也有一些文章发表了一些偏激过火的言论。刊物除大量刊登抨击现状,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文章外,还发表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其中华汉的小说《马林英》有较大的影响。其他主要作品有黄药眠的小说《A教授的家庭》,L的诗《春之奠》,龚冰庐的散文《进化》,安平的剧本《血之沸腾》等。《流沙》第4期出版“五月号特刊”,铁声、华汉、彭康、朱境我、谷音、龚冰庐等分别执笔,发表《五一底小史及其意义》、《五四运动与今后的文化运动》,《五七与日本对华政策之变迁》、《五卅事件》、《一九二五年的血》等论文、诗歌和小说,以纪念“这可歌可泣的悲壮的五月”(第4期编者《后语》)。主要撰稿人还有成仿吾、唐仁、克兴、张资平、邱韵铎、顾凤城、许幸之、高振青等。

徐珊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1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