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昊
释义
王昊1627—1679

清代诗人。字惟夏,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华,所作《鸿门行》一诗,奡警拔,吴伟业读后,叹为“绝才”(见黄与坚《愿学斋文集》卷38《内阁中书舍人王君墓志铭》)。顺治初年考为诸生。顺治十六年(1659)为嘉定钱粮案牵连,无辜被捕,押解至京受审。后虽免罪,但家产已变卖几乎一空。转年又为奏销案牵连,被革除诸生名籍。自此,家计日益困窘,常纵酒消愁,借诗抒愤。康熙十八年(1679),被荐举博学鸿词科,抱病应试,落第而返。不久,诏赐内阁中书,而他先已去世。

王昊是“太仓十子”之一。他生活在易代之际,又身受清朝暴政之苦,他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对新朝统治的强烈不满。如《大雨行》中,他借一位老翁的口,深情地怀念先朝全盛之世“野农无事耕作竞”那种升平景象,指斥“今朝荒主”不重农事,“却将沟壑填民命”。《兵船行》中,他揭露清军打着扫清海寇的旗号,却干着虐民的勾当,他们所过之处,“十村九村无人烟,不扫鲸鲵扫鸡狗”。诗中充满了愤激的情绪。至于反映他蒙冤遭难的诗作,如《惊闻》、《遭难诗》、《久客》等等,悲愤之情就更是溢于言表。

王昊的诗笔力横逸,辞采飞扬,吴伟业称“其雄放得之青莲,沉着得之少陵,而清润如钱、刘、绮丽如温、李“(《硕园词稿》郁禾序引语)。在十子中足称佼佼。

他亦善词。词作亦有黍离之悲,如〔浪淘沙慢〕《金陵怀古》下半阕:“凄切,荒城画角吹彻。吊结绮临春当年事,惟有蛩语咽。嗟游子停鞭,问渡桃叶。烟波乍接,过莫愁湖上,使人愁绝。最不堪,蜀魄啼血。台城外,乱鸦废堞。蒋山侧,荒丘横断碣。隔江听,一曲琵琶,怨未歇,多情难与金陵别。”写得苍劲悲壮。

著有《硕园诗稿》35卷,《硕园词稿》1卷,今存其孙良谷乾隆年间手录本。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2-63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