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新文体
释义
新文体

近代散文文体。新文体是有别于桐城派古文、骈文和时文八股等旧文体的近代散文中“一大派别的文体”(郑振铎语)。以其内容大多与时政有关,亦称为“时务文”。因为它多刊载于报刊,故又称为“报章体”。还因为它发展到《新民丛报》时,已达于顶峰,复被称为“新民体”。

新文体的产生最早始于王韬。他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1874),撰写政论,宣传变法自强,“达之于日报”,表现出一种“往往下笔不能自休”(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自序》)的特色,即是“报章体”或“时务文”的滥觞。其后,梁启超主编《时务报》(1896),“专任撰述之役”,继承龚自珍和魏源“以经术作政论”的遗风,“被之报章,供一岁数月之遒锋”(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序》),使“报章体”或“新文体”继续发展。《时务报》后,“澳门《知新报》继之,尔后一年间,沿海各都会,继轨而作者,风起云涌,骤十余家,大率面目体裁,悉仿时务”(梁启超《〈清议报〉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可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挥洒自如、流利畅达的“时务文”,已产生很大的影响,形成一种思潮。1898年,梁启超在日本办《清议报》,以“倡民权”、“衍哲理”、“明朝局”、“厉国耻”为宗旨,用“精锐之笔”,写《少年中国说》、《呵旁观者文》,“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引同上),使新文体又向前跨进了一步。梁启超身居异国,受到德富苏峰文章的影响,思想为之一变,锐意进行文体改革。1902年,他又创办《新民丛报》,发表《新民说》等文章,表现出一种“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等特点,使“学者竞效之,号为新文体”(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等到“革命思潮起,梁氏之政见既受康氏之累而落伍,梁氏文章的魔力也就急遽的下降了。可是就文体改革的功绩论”,经他对旧文体的“洗涤与扫荡”,“新文体(或报章体)的体制、风格,乃完全确立”(吴其昌《梁启超》)。新文体在形成发展中纵有叠床架屋或“粗率肤浅”的毛病,然而却为“五四”文学革命开辟了道路。

牛仰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2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