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唐宋词通论
释义
唐宋词通论

古代文学研究著作。吴熊和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出版。全书共分7章,一、词源,二、词体,三、词调,四、词派,五、词论,六、词籍,七、词学。与旧时代同类著作流于作家作品排列相比,该书内容重在探源流、叙流派、辨风格、析词论,从宏观角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唐宋词的各类问题。

《词源》和《词体》两章探讨了词的起源和创作中的一些问题,主要是燕乐与词、唐教坊曲与词的关系。作者认为,隋唐燕乐乐曲的繁衍是词的先行阶段。隋曲中已开始萌生词调。词调的来源,主要有赖于后来盛唐和中唐的教坊曲。词曲相依,作词须依音谱,词的体制也就随音谱而定。作者从按谱填词和依曲定体两个方面阐述了词体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详细介绍了依乐段分片、依词腔押韵、依曲拍为句、审音用字等有关词体的问题。

《词调》部分分析了词调的来源、曲类与词调、词调的异体变格、选声择调及词调的演变等问题。作者介绍了词调的6个来源,阐述了大曲、法曲、曲破、令、引、近、慢以及品、中腔、踏歌、三台、促拍、序、破子、木笪、诸宫调等曲体体式。并就转调、犯调、偷声、减字、添声、添字、摊声、摊破、叠韵、改韵等词调变格作了探讨。作者认为,唐五代词调以小令为主,齐言杂言并存。北宋新声日繁,众体兼备,词调大盛。南宋由于文艺重心转移,词调发展呈现停滞、最后衰落的迹象。

《词派》和《词论》两章是该书的重点所在,前者从流派的角度探讨了敦煌曲子词、《花间集》以及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人的创作、影响。后者实际上是一部唐宋词学批评史。作者认为,唐代评论罕及于词,后蜀欧阳炯的《花间集序》或可视为有专文论词之始;宋人词话始于元丰初杨绘的《本事曲》,多数偏于记事;重在品藻与议论的则较后起;苏门始盛评词之风,对推尊词体和推进词的评论起了重要作用,李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阐明了词体的音律、风格特点,为诗词之别立下界石;靖康之变后,词风慷慨任气,论词亦多重在家国之念,经济之怀;南宋后期词论,重点转向讲习与传授词法,这一过程始于姜夔而备于张炎;鼓吹苏、辛词风的,不如周、姜后学之盛,但在金源末及南宋末,也并不寂寞;宋末词风之弊,在于厚周、姜而薄苏、辛;张炎《词源》是周邦彦、姜夔一派词学的总结,同时反映了宋词的最终衰落。

该书还介绍了唐宋时代有关词的丛刻、总集、别集、词话和词谱、词韵著述,展望了词学发展的未来。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026-502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5/20 11: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