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弁 |
释义 | 朱弁1085—1144 宋代诗文家。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建炎二年(1128)自愿出使金国。为通问副使,随王伦北行。绍兴二年(1132),金人迫朱弁出仕刘豫,朱弁以死相拒。金人断绝供应,朱弁忍饥待死,绝不屈服。写信给后来使金的宋使洪皓决别,并准备酒食,请被掠士人共饮,说:“我已得近郊某寺地, 一旦以死报国,请葬我此处,题‘有宋通问副使朱公之墓’,于我幸矣。”众人皆泣,朱弁谈笑自如说:“此臣子常事,诸位何为悲伤!”事遂中止。高宗知朱弁守节不屈,又得其《送徽宗大行文》读而感泣,官其亲属数人,赐田5顷,又附金使以黄金30两赐朱弁。绍兴十三年和议成,朱弁放归,次年卒。侄孙朱熹为写《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著有《聘游集》42卷,《书解》10卷,《杂书》1卷,《新郑旧诗》1卷,《南归诗文》1卷,俱佚。元好问所编《中州集》收入朱弁诗39首,多节日抒怀、友朋赠答之类。有的写绝域怀乡之情。如《寒日》:“绝域年华久,衰颜泪点新。每逢寒食节,频梦故乡春。草绿唯供恨,花红只笑人。南辕定何日,无地不风尘。”又有《曲洧旧闻》10卷,记录北宋诸帝及名位异闻轶事。于王安石变法,蔡京绍述,分朋角立,记载更详。亦记诗话、文评、考证及神怪谐谑,《四库全书》入杂家类。所著《风月堂诗话》2卷,论诗推崇“思君如流水”、“明月照积雪”一类诗句,反对“句无虚辞,必假故实”的诗风。又认为“黄庭坚用昆体工夫,而造老杜浑成之地”为后人所未及。有《续骫骳说》,今仅存5条,见《说郛》。朱弁文效陆贽,援据精博,曲尽事理。诗学李义山,词义雍容,而无险怪奇涩之弊,为时所重。 李颖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2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