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
释义
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

现代文学论文。苏汶(杜衡)作。初载《现代》1932年7月1日第1卷第3期。作者自称“第三种人”,说写本篇是对有关文艺创作自由的争论发表意见。他认为胡秋原“是一个绝对的非功利论者”,反对文学指导生活,而左翼的文艺理论家却主张文学的功利主义。双方观点不同。胡秋原只要书本的真理,而左翼文坛却有政治使命,重在实践。两者虽都自称马克思主义,却背道而驰。胡秋原“是一个书呆子马克思主义者”,他不明白左翼文艺现在没功夫来讨论什么真理不真理,他们只看目前的需要,是一种目前主义。左翼文艺的主张不是学者式的理论,而是政治家式的策略,是行动,这行动就是理论。目前需要改变了,他们的主张也随之而变。这才是“辩证”。他们提倡文艺大众化,因为劳动者看的是充满了封建气味的连环图画和唱本,便要求作者们写作有利的连环图画和唱本。于是胡秋原反对,每一个死抱住文学不放的人都要反对。胡秋原会说行动没有真理是不正确的行动,但左翼文坛也会说真理没有行动便是不正确的真理。这样,论战便不会有结果。

作者认为在“知识阶级的自由人”和“不自由的有党派”者争夺文坛霸权的时候,“最吃苦的,却是这两种人之外的第三种人”,也就是一般的作家。这些作者多少带点“死抱住文学不肯放手的气味的”,都强调艺术的价值。而左翼文坛却主张现在不需要文学,至少暂时不需要文学,却又不明说。于是这些作者手足无措,不明白应该“为文学呢?为革命?还是两者都为?还是有时候为文学?有时候为革命?”他认为第三种人的作者只想替文学留一条残存的生机。这是胡秋原和左翼作家展开关于“自由人”问题论争后,苏汶针对左翼作家论点所写的文章。发表后曾受到左翼文坛的批判。

冯志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32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