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杵日 |
释义 | 杵日 高山族神话。流传于台湾南部。叙述古时,天空低垂,伸手可及,上面有2个太阳,并出照射,人间酷热,人兽不堪其苦。一女祖先怒不可遏,上屋顶舂谷,举杵击天,结果长杵折断,手掌震裂。女祖先们聚议对策,约定同至屋顶和歌共舂。歌声惊天撼地,长杵上下如林,气势如虹,威逼四宇。1个太阳躲闪不及,被撞瞎眼睛;另1个太阳闻风丧胆,仓皇而逃。天空也慑于和歌共杵的威力,顷刻间退缩远遁。瞎太阳后来变成了月亮。从此,天宇高悬凌霄,日月运行有序,人间昼夜更替,生活始见安定。该神话初载前台北帝国大学语言研究室《原语料台湾高砂族传说集》,台北刀江书院1935年刊行。 曾思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57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