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宦海升沉录
释义
宦海升沉录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又名《袁世凯》。22回。黄小配(黄世仲)著。约于宣统元年(1909)冬由香港实报馆初版。卷首有宣统元年(1909)冬黄耀公《序》。又有1988年5月湖南文艺出版社(长沙)标点本,书前增《校点附白》,书后附《黄世仲小传》。

本书以袁世凯的宦海升沉轨迹为中心线索,把晚清的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官场的腐败情形做了概括而全面的描绘。袁世凯是河南项城县人。初以捐资道员,投靠在北洋大臣李鸿章门下,被举荐为驻朝鲜商务委员。时值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惨败,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李鸿章也因此下台,由满人荣禄接任北洋大臣之职。袁世凯得李鸿章之荐,复得荣禄信任,奉命在天津训练新军,从而为他今后的发迹打下了实力基础。恰在此时,康无谓(暗指康有为)、梁希誉(暗指梁启超)说动光绪皇帝进行维新变法,并暗中请求袁世凯协助。袁世凯阳奉阴违,当面满口答应,暗中却密告荣禄,荣禄复密告慈禧太后。从而导致了变法失败,康、梁逃走,六君子伏诛,西太后垂帘听政。不久端王等利用义和团抵制洋人,导致了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两宫西狩的庚子事变。因袁世凯曾在慈禧太后粉碎戊戌维新变法中效过犬马之劳,且又始终反对义和团,所以被提升为北洋大臣,成为掌握兵权的实力人物。稍后因沙俄阴谋侵占我东三省,中国留日学生组织拒俄义勇队,并派代表回国向袁世凯游说,请他主持抗俄。袁世凯依然阳奉阴违,表面上优礼备至,实际上玩弄学生代表于股掌之中。然而树大招风,且有满汉矛盾,在满洲权贵的合力倾陷下,以“明升暗降”之策,任袁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实际上剥夺了他的兵权。等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后,摄政王端王等满族权贵更迫使他辞官回籍。本书即产生于袁世凯回籍后不久,故也至此而终。

以官吏的升沉为题材的小说,在我国不乏其例,但其宗旨多半在于借此宣扬人生如梦、贵贱无常的宿命论。而本书却旨在借助于袁世觊这个曾在晚清飞黄腾达的显要人物,来再现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等重大的政治事件,以便从政治上暴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一方面正是《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的薄弱环节,因而本书具有不可代替的意义。此外,作品没有把袁世凯简单化,而是写出了他的多侧面,从而塑造了一个阴险狡诈、权术百出的奸雄的形象。这与那些一味被谑化、丑化的晚清官吏形象相比,显得更为真实可信。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47-454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2: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