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学界1 |
释义 | 文学界1 现代文学期刊。月刊。1936年6月5日创刊于上海,同年9月10日出至第1卷第4期后终刊。主编周渊是虚拟的人名,担任实际编辑工作的有戴平万、徐懋庸、陈荒煤、杨骚等。文学界月刊社出版。它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解散之后,由左翼作家创办的文学刊物,注重理论,尤以大力倡导“国防文学”而引人注目。它发表的参加关于“两个口号”论争的文章多达30余篇,其中有:周扬的《与茅盾先生论国防文学的口号》、郭沫若的《蒐苗的检阅》、凡海的《国防文学与现实主义》,以及沙汀、艾芜、杨骚、叶紫、舒群、罗烽、张庚等人的文章;鲁迅的《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和茅盾的《关于引起纠纷的两个口号》也在刊物上发表。在创作方面,刊物大力提倡反映现实的报告文学。鉴于当时有关报告文学的理论文章和优秀作品的缺乏,由徐懋庸翻译了Piere Merin的《报告文学论》、沈起予翻译了Andre Marlaux的《报告文学的必要》,分别论述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历史、艺术特色和影响;该刊还发表了捷克作家基希的《秘密的中国》(立波译)、美国作家史沫特莱的《 一个中国绅士的轮廓》(黄峰译)等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这些译作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刊物上发表的创作主要有:郭沫若、王任叔、沙汀、叶紫等人的小说,杨骚、任钧、温流、关露等人的诗歌,以及丽尼的散文、荒煤的剧本等。该刊还发表了由剧作者协会召开的“《赛金花》座谈会”的发言记录,章泯、张庚、尤兢(于伶)、凌鹤等人对这个当时引起较大反响的话剧剧本发表了意见;夏衍的《历史与讽喻》一文,则介绍了自己创作该剧的经过。主要撰稿人还有:郑伯奇、魏金枝、何家槐、唐弢、柳倩、王西彦等。 张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3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