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泛神论与中国现代文学
释义
泛神论与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思潮。泛神论是一种把神融合在自然界中的哲学观点,宣称神即自然界,神就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不承认什么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泛神论早在古代就已出现,16世纪至18世纪盛行于西欧,是当时哲学摆脱神学束缚而宣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种形式,代表人物有布鲁诺、斯宾诺莎等。

“五四”时期中国作家曾经较为普遍地受到了泛神论哲学观点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浪漫主义创作倾向的作家更把它作为自己的宇宙观。他们当时主要是通过3个渠道接触到泛神论:斯宾诺莎的哲学著作,歌德、雪莱、华兹华斯等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和古印度的《奥义书》。这些外来影响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融为一体,在“五四”时期作家的创作中留下了鲜明的痕迹,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首先,强化了作家的个性解放思想。泛神论是作为“神”与“上帝”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把人们的目光从天国引向了自然,从上帝引向了自我,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自己的意志和个性,都可以自由地表现自己,发展自己,这显然为“五四”时期作家的个性解放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郭沫若便宣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因此,他在《女神》中借助于泛神论,将“自我”与高山、大海、宇宙同体,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自我抒情形象,把个性解放思想抒发得酣畅淋漓。其次,强化了作家“返归自然”的倾向。泛神论主张人与自然和谐一致,一方面人要自然化,另一方面自然也要人化,这同中国传统的“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自然观有着某种契合之点,因而特别能引起“五四”时期作家的精神共鸣。郭沫若、冰心、徐志摩、陈梦家等作家都曾写下了一首首讴歌大自然的优美诗篇,流露出“返归自然”的情绪,人与大自然达到了至乐的同一境界。再次,强化了作家的艺术想象力。正是从泛神论这样的哲学思想出发,“五四”时期的作家把整个大自然都作为自己的抒写对象,大至日月星辰、山岳海洋,小至草木飞禽、小桥流水,统统奔入作家笔底。泛神论思想使现代作家思绪飞腾,艺术想象在广漠的宇宙空间纵横驰骋。郭沫若的壮阔、徐志摩的奇诡、冰心的细腻,堪称“五四”时期作家在泛神论影响下艺术想象力的“三绝”。

罗成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4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