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法曲献仙音 |
释义 | 法曲献仙音 词牌。宋人陈旸《乐书》:“法曲兴于唐,其声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铙、钹、钟、磐之音。《献仙音》其一也。”清人毛先舒《填词名解》云:“〔法曲献仙音〕,小石调曲也。宋春秋圣节,三大宴第十七奏,鼓吹或用法曲,或用龟兹法曲部,其曲有二:一曰道宫调〔望瀛〕,一曰小石调〔献仙音〕。乐用琵琶、箜篌、五弦、方响等器”。柳永《乐章集》、周邦彦《清真集》均入“小石调”;姜夔《白石道人歌曲》注:“俗名大石、黄钟商”。此调别名有:周密词名〔献仙音〕;姜夔词用唐人张籍酬朱庆余诗“越女新妆出镜心”句,名〔越女镜心〕。〔法曲献仙音〕为双调。《词谱》列此调6体,以周邦彦词、姜夔词为此调正体。兹以周词(蝉咽凉柯)为例,共92字;上片8句,4仄韵,39字;下片9句,5仄韵,53字。 张展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92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