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曾文正公诗集
释义
曾文正公诗集

近代诗集。4卷。曾国藩著,李瀚章编,王安定增辑,杨书霖校。同治十三年(1874)传忠书局刻本,线装2册。杨书霖说:“公所为古今体诗,唯官京师时较多,而稿本散逸,兹所搜葺亦未能悉定其先后岁月。查此五首(指《咏史》)系道光乙未岁,公以公车留京时所作,始托始于此。以后虽按年编次,但于其大致略可寻参而已。各题下不复旁注年月,以昭谨慎。”(《咏史》注)全书按年编排。卷1录道光十五年(1835)至二十二年(1842)作《咏史》、《里胥》、《岁暮杂感》等85首。卷2录二十三年(1843)至二十五年(1845)作《感春》、《元戎》、《赠李生》等80首。卷3录二十六年(1846)至二十八年(1848)作《丙午正月二日作》、《题筤谷图》、《陈庆覃诗钞题辞》等67首。卷4录二十九年(1849)至同治十年(1871)作《送孙芝房使贵州》、《题朱伯韩诗集后》、《送梅伯言归金陵》等86首。总计录诗318首。

曾氏《题〈彭旭诗集〉后》有句曰:“涪叟(黄庭坚)差可人,风骚通肸蚃”。“自仆尊涪翁,时流颇忻向”。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也认为“湘乡出而诗皆宗涪翁焉”。于是,史家便将曾诗列入宋诗派范畴。其实,曾国藩写诗,并不专宗一家。他在同治三年(1864)三月十七日的《日记》中写道:“五古拟读陶潜、谢脁两家,七古拟专读韩愈、苏轼两家,五律专读杜甫,七律专读黄庭坚,七绝专读陆游。以一二家为主,则他家参观互证,庶几用志不纷。”曾纪泽评论说,曾氏“诗宗李杜,亦涉苏黄”,而“闲适怡性”,“又学放翁”(《祭文正公文》)。此说比较接近于曾诗的实际。曾国藩以单行、长古之气入偶语、律句之中,在五言律诗中运用最多,就远非宋诗派所能范围。

牛仰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5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