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曾巩
释义
曾巩1019—1083

宋代散文家。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属江西)。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为越州通判。历知齐、襄、洪等州,加直龙图阁,知福、明、亳、沧诸州。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召见,留判三班院,加史馆修撰,专典五朝史事。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丁母艰,病逝于江宁府。追谥文定。

曾巩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的理论主张是先道德而后文章,认为世之“大贤者”要“明圣人之心于百世之上,明圣人之心于百世之下”。以圣人之道“扶衰救缺”。(《上欧阳学士第一书》)提出“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南齐书目录序》)及“畜道德而能文章”(《寄欧阳舍人书》)的观点,从理论上支持了欧阳修提倡的古文运动。史称其散文自立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悔,卓然自成一家。记叙文如《道山亭记》、《秃秃记》、《赵州赵公救灾记》等文字简洁凝炼,章法严谨,用词朴素有力。议论文如《唐论》、《救灾议》、《王容季文集序》、《寄欧阳舍人书》等思致明晰,论证周详,节奏舒缓。《墨池记》、《宜黄县学记》等则以夹叙夹议见长。其文章“皆因事而发”,“言古今治乱得失是非成败”,及“当世之务”(《曾巩行状》)。故既是珍贵的文学遗产,又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曾巩诗名被文名所掩,鲜为人称,但诗作数量不少,今存400余首。《冬望》、《一鹗》、《橙子》等诗抒写仕途崎岖、怀才不遇的感慨,多肺腑之言。《胡使》、《追租》等对当时的边患和社会矛盾揭露深刻,忧愤之情,溢于言表。《明妃曲》、《谒李白墓》等亦为佳作。其诗追求诗意与哲理的结合。“幽栖鸟得林中乐,燕坐人存世外心”(《圣寿院昌山主静轩》);“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凝香斋》):皆耐人寻味。吸收韩愈、欧阳修诗歌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语言古朴典雅,格调超逸。“平实清健,自成一家。”(《瀛奎律髓》卷16)《全宋词》录其〔赏南枝〕 (暮冬天地闭)词1首。

著有《宋朝政要策》1卷、《杂职》1卷,已佚。《元丰类稿》50卷,今存,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本称《曾巩集》(中华书局·1984年)。王焕镳著有《曾南丰先生年谱》1卷(商务印书馆·1944年)。

吴汝煜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5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