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暴风骤雨
释义
暴风骤雨

现代长篇小说。周立波著。全书分两部。第1部1947年10月完稿,东北书店1948年4月初版。第2部1948年12月完稿,东北书店1949年5月初版。1949年10月,本书列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分上、下两册,由北京新华书店出版发行。1952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合并出版。

《暴风骤雨》反映的是1946—1948年东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46年10月,周立波抵哈尔滨,旋即赴珠河县(尚志县)参加土改工作。1948年7月,又先后到拉林、苇河、呼兰等县深入生活。本书是作者根据这一时期的生活创作出来的。第1部描写1946年“五四指示”下达后土改斗争第一阶段的农村变革,着重展现了贫苦农民同汉奸、地主韩老六的斗争。作品从萧祥率领土改工作队进元茂屯写起,中经发动群众、建立农会、斗争韩老六等曲折复杂的过程,到斗争取得初步胜利,萧祥离开元茂屯结束。第2部描写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在农村所展开的新的斗争。萧祥带领工作队二进元茂屯。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积极分子郭全海等人,重新夺回了农会领导权,清除了农会中的腐败分子,广大农民分得了胜利果实。全书在农民纷纷报名参军、保卫胜利果实的热烈气氛中结束。作品正确地把握住了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历史地真实地再现了震撼中国大地的伟大土改斗争。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农民形象。苏联B·卢得曼娜指出,《暴风骤雨》在艺术上的成就之一,是作品“描绘出许多中国农村的典型人物”,“最明显的例子是马车夫老孙头,周立波如此喜爱这个形象,以致用他贯串整个作品”。老孙头这个滑稽鬼和快活的打诨者,是肖洛霍夫的格内米雅其谷地的西奚卡老爹的“亲兄弟”(《〈暴风骤雨〉俄译本第一版前言》)。赵玉林、郭全海的艺术形象,也较好地显示了翻身农民的精神风貌。作品的语言单纯、明快、简洁,具有较为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暴风骤雨》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3等奖。俄译本由苏联B·卢得曼娜和B·卡林罗柯娃翻译,1951年由莫斯科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

刘增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38-623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9: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