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仲殊 |
释义 | 仲殊 宋代词人,诗人。字师利,俗姓张氏,名挥。安州(湖北安陆)人。进士出身,游荡不羁。后弃家为僧,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与苏轼有交游,嗜蜜,苏轼为他写了《安州老人食蜜歌》。宋徽宗崇宁中,忽然上堂辞众,当晚闭门自缢死。著有词集《宝月集》7卷,不传,今有赵万里辑本。生平事迹见于陆游《老学庵笔记》卷7。仲殊善作诗文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改一字。本是风流士人,出家后仍“喜作艳词”(《中吴纪闻》卷4),“犹有不羁之余习”(《老学庵笔记》卷7)。黄昇称道他的5首〔诉衷情〕,认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不减唐人风致”(《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9),其中有“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之句,可见其词风的浓艳。其词亦有清逸之作,如〔南柯子〕(十里青山远)、〔柳梢青〕(岸草平沙),表现了出家人的旷远情怀,正象苏轼所说“此僧胸中无一毫发事”(《东坡志林》卷2)。厉鹗辑得其诗5首(《宋诗纪事》卷91),诗风清新疏朗。 孙映逵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57-205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