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七步诗
释义
七步诗

三国魏诗歌。曹植作。最早见于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篇》:“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曹植)应声便为诗。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此后流传版本略有不同。有的只有4句,没有第2、第3句,如明万历程氏《陈思王集》刻本就是如此。由于此诗不见于流传较早的《曹子建集》,所以有人怀疑它的真伪。明人冯惟讷就说:“本集不载,疑书傅会。”(《古诗记》)。近人黄节《曹子建诗注》也不收此诗。不过,由于这首诗和由此而派生的故事凭藉着《三国演义》流传太广,人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细论此诗,倒也十分契合当时曹丕、曹植兄弟间的关系以及曹植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天赋。曹操在世时,由于立太子的反复,丕、植兄弟关系趋于紧张。曹不即位后,更加紧了对曹植的控制和迫害。因而曹植虽然身为藩王,却不得随意行事,甚至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丧失了,这从《赠白马王彪》诸诗中也可以得到印征。而此诗以豆与豆萁的关系比喻同胞兄弟,以燃豆萁煮豆汁比喻手足相残,通篇喻体,托意深刻,既写出受迫害者的愤慨和悲痛,又巧妙地对迫害者提出了控诉和忠告,具有一定程度的警醒作用,发人深省,从而使曹丕当时“深有渐色”。诗意亦在情理之中。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