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沈晦
释义
沈晦1084—1149

宋代诗人。字元用。钱塘(浙江杭州)人。翰林学士沈遘孙。宣和六年(1124)廷对第一,任校书郎,迁著作佐郎。金人攻汴京,从肃王赵枢质于斡离不军。张邦昌被金人立为帝,请金人归冯澥等人,沈晦因得还为给事中。宋高宗即位,任集英殿修撰、知信州,又徙明州、处州、婺州,进徽猷阁待制、知宣州,调知建康府。被劾罢官。绍兴四年(1134),起任镇江府、两浙西路安抚使,请于镇江、建康、太平、池、鄂5郡各建一军,联合守御。自请分兵2000及召募敢死战士3000,参用昭义步兵法,1年后,可使京口成强藩。时韩世忠屯军镇江,未用所言。提举临安府洞霄宫,起为广西经略兼知静江府。结好少数民族,使边境安定,颇有政绩。进徽猷阁直学士,知衢州,改潭州,提举太平兴国宫卒。今传《环碧亭诗集》1卷。沈晦尝说:“自古及今,天下秀才只有三个:孔大头一个,王安石、苏轼合一个,和晦三个。”(《可书》)行事不能尽遵法度,贫时更甚,故不免受人指责。所作诗词,清新可诵。

李颖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6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