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七修类稿
释义
七修类稿

明代笔记。51卷;续稿7卷。郎瑛撰。本书有明嘉靖刻本及清乾隆四十年(1775)耕烟草堂本传世。中华书局1959年1月出版有点校排印本。《七修类稿》卷首有陈仕贤序、闽中幻老人序。卷1—6为天地类,卷7—14为国事类,卷15—18为义理类,卷19—28为辩证类,卷29—39为诗文类,卷40—47为事物类,卷48—51为奇谑类。明刻本卷末有郎瑛识语一则。《七修续稿》卷首有陈善序。卷1为天地类,卷2为国事类,卷3为义理类,卷4为辩证类,卷5为诗文类,卷6为事物类,卷7为奇谑类。本书是明人笔记中篇幅较大的一种,内容庞杂,涉及面相当广博。明刊本所载郎瑛识语说:“拙稿初为备忘,谬陋不计,讨论相知,展转录出。”可知初刻本(刻于福建)并非作者手订,错误颇多。书中所记明代前期(包括开国)的史实,可供参考之处颇多。象其他明人笔记一样,本书也多有杂采他书记载的段落,其中往往因袭旧说,缺乏新意。清人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57评本书说:“其书综百家之所长,竟终身之得力,虽雅俗并陈,巨细毕举,然类聚条分,杂而不越。”“其中记忆之讹,字句之累,为后人所驳正者,亦复不少。”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看法。由于全书共分为《天地》等7类,所以题名为《七修类稿》

田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