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晏几道 |
释义 | 晏几道1031?—1106? 宋代重要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7子。仕途坎坷。初为太常寺太祝,监颍昌许田镇。后为乾宁军通判。崇宁四年(1105)为开封府推宫,以狱空,转一官,赐章服。不久致仕,退居京城赐第,不践诸贵之门。黄庭坚称其文行说:“叔原,国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仕官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小山词序》) 晏几道以至情至性作词,“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碧鸡漫志》)题材虽多为酒边花间之事,而词的境界优美纯真。能以挚爱和理解的态度描写歌童舞女的形象,使之光彩照人,呼之欲出。“小颦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木兰花〕)都为传诵名句。刻划她们感情生活的词,尤为深切动人。〔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为其代表作。晚年常以伤感笔调描写过去的游宴生活。“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小山词·自序》)多沉郁苍凉、低徊往复之作,风格接近李煜。陈廷焯谓其词“工于言情”,“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卷1)冯煦称其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工诗。《七夕》、《公仪招观画》等篇构思新巧。熙宁七年(1074)郑侠上书获罪。晏几道坐与郑侠厚善下狱。宋神宗读其《与郑介夫》诗:“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称赏之,令释出。有《小山词》256首。夏承焘编有《二晏年谱》(《唐宋词人年谱》本)。 吴汝煜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82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