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于谦
释义
于谦1398—1457

明代诗文作家。字廷益,号节庵。钱塘(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授御史,以才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前后在任达19年之久,饶有政绩。正统末,召为兵部左侍郎,也先入侵,英宗被虏,其弟王监国,他力挫南迁的动议,筹划防守京城,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景泰帝立,敕其提督军马。也先逼京师,他身自督战却之,论功加少保,总督军务。英宗复位后,受徐有贞、石亨诬陷,弃市,年60。弘治初赠太傅,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

于谦具有较为通达的诗学观。他反对诗歌创作模拟前人。他曾在为其师赵羾诗作序中说:“尚书(赵羾)雍容庙堂之暇,发为辞章,长篇短什,操楮立就,有沉雄而典重者,有舒徐而优柔者,有平衍而冲淡者,有光采焕发而豪宕放逸者,有清新流丽而慷慨凄惋者,变态不一,岂区区拘泥声律,摹仿前人于万一者之可拟哉。”虽不免过誉,但其主创造的思想十分可贵。他对于作诗者应具有的修养,也颇有体验:“诗岂易言哉。发于心,形于歌咏,尽于人情物变,非深于理而适于趣,则未易工也。”他所注重的人情、事理、情趣这几方面,对于作诗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他的诗歌创作往往是有感而发。一方面,能真切地抒写自己的情愫和襟抱,如《春日大风感怀》:“远塞足风沙,春深不见花。层冰犹度马,弱柳未藏鸦。易醉愁边酒,频归梦里家。凭栏一搔首,心绪乱如麻。”表现了复杂的心态和烦乱的情绪。《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现其坚定意志和坚贞节操。另一方面,能面对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如《悯农》、《村舍耕夫》、《荒村》都较真实地揭露了人民悲惨命运,鞭挞了统治阶级苛重的盘剥。从艺术上看其诗写得朴素自然,且有韵味,如《村舍桃花》:“野水萦行石径斜,筚门蓬户两三家。短墙不解遮春意,露出绯桃半树花。”意态自然,俊爽可诵。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较为出色的诗人。著有《于肃愍公集》。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7-1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