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抗战时期重庆的雾季公演
释义
抗战时期重庆的雾季公演

现代文学活动。从1941年10月10日第四届戏剧节开始,到1942年5月,以中国艺术剧社和中华剧艺社为核心,联合中电剧团、中国万岁剧团、中央青年剧社、怒吼剧社等,在山城重庆掀起雾季公演高潮,连续演出28个大型戏剧。此后到1945年抗战胜利,每年秋季到翌年春季,重庆每逢雾季来到,敌机无法轰炸,戏剧界便开展演剧活动。在连续4个雾季的演剧活动中,先后公演了《法西斯细菌》、《草莽英雄》、《家》、《北京人》、《重庆二十四小时》、《戏剧春秋》等反映现实的话剧,《屈原》、《孔雀胆》、《虎符》、《金风剪玉衣》、《石达开》、《忠王李秀成》等历史剧,以及《大雷雨》、《复活》、《哈姆雷特》、《钦差大臣》等世界名剧,共100多个。其中创作剧作题材广阔、风格多样、技巧娴熟,人物的塑造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多数剧作紧密结合现实的抗日斗争,起了鼓舞斗志、推动戏剧运动深入发展的作用。在雾季公演的同时,重庆戏剧界还展开了关于建立现实主义演剧体系等问题的讨论。

卢正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87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