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梅雨之夕
释义
梅雨之夕

现代短篇小说集。施蛰存著。上海新中国书局1933年3月初版。内收《梅雨之夕》、《在巴黎大戏院》、《魔道》、《李师师》、《旅舍》、《宵行》、《薄暮的舞女》、《夜叉》、《四喜子的生意》、《凶宅》等短篇小说10篇,《自跋》1篇。其中《梅雨之夕》是本集较有影响的一篇。它描写了“我”在某雨天的黄昏出于怜悯用伞伴送一位没带雨具的美丽少女回家。一路上,“我”发现少女的容貌与初恋的女友相象,因而勾起了“我”对初恋之情的追思。送走少女后,“我”怅然若失,初恋之情仍萦绕脑际。《薄暮的舞女》描写了舞女素雯因为厌弃以往的放荡生活,渴望“以贞洁代替邪淫”,回绝了舞场老板续订合同的要求,也婉言谢绝了舞客的邀请。正当素雯把希望寄托于情人子平,亟盼他如约到来,以便终身有靠的时候,子平却由于做投机生意失败,已经破了产。素雯为此感到绝望,只得忍受悲哀和辛酸,继续她的舞女生涯。《魔道》描写了一个精神不健全者由于幻觉而产生的极度恐慌、疑神疑鬼的病态心理。小说描述了“我”在一个周末前往朋友陈君家的列车上,遇见一位容貌奇丑的怪妇人,便猜疑她是一个“具有魔法”的妖怪,并臆测其是窗外一个坟墓中“裹着白绸的”古代美丽王妃的化身。到了陈家以后,“我”的眼前多次“现出一个老妖妇”的幻影,甚至连看到身着白色衣裙的陈夫人,也怀疑这是怪妇人的变妖术。于是“我”神志恍惚,愈加感到妖魔缠身。本集所收的作品大多属心理分析小说,注重描写心理过程,写人的潜意识。楼适夷曾指出:“《在巴黎大戏院》与《魔道》无疑地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新的展开,这样意识地重视着形式的作品”,“似乎并不曾于创作文学里见到过”(《施蛰存的新感觉主义》)。

张维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