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旧时代 |
释义 | 新旧时代 现代中篇小说。关露著。上海光明书局1940年7月初版,列入“光明文艺丛书”。收《后记》1篇。本书是作者计划中的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以第一人称记述了一个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的女青年,如何挣脱封建势力的桎梏,走上新的生活道路。“我”自小生长在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从母亲那里接受了最初的民主主义的启蒙教育,因此当“我”成为孤儿后,便毅然冲破二姨母的封建羁绊,逃出家庭,来到上海求学。这时,远在北平的大姨母的儿子为了骗“我”去与北平的朋友联姻,进而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来到上海极力劝“我”去北平上学。但“我”始终没有上当。在上海,同学宋景的小舅子那种只有“流血和战争”,“才能够解决社会与人生问题”的“奇特”思想给了“我”以启迪;继而林先生在课堂上阐述的马克思关于社会与意识的基本观点,引起了“我”的思索;尤其是那位让“我”寄宿在他家读书的陈靖君先生,更是“以一个民族战士的同志的热情”,引导“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终于,“我”由一个最初只是自发地反抗封建家庭的女孩子,渐渐转变成一个自觉反抗封建制度的叛逆者。作品以亲切、委婉的叙述,表现了“一个在我们民族解放斗争当中,在我们全民族都在反抗封建势力跟帝国主义,走向新民主义国家时候的女性生活”(关露《〈新旧时代〉后记》)。梅益认为,在作品中人们“可以触目惊心地看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当时正处在它覆灭的前夕”(《关露和她的〈新旧时代〉》)。 黄忠林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3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